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6期
编号:13160804
ERCC1基因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方案疗效的前瞻性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5日 刘晓燕 邹青峰 陈文晟 马磊 李志彪
ERCC1基因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方案疗效的前瞻性研究,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RCC1)基因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方案的疗效。 方法 入组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验组选取化疗前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检测确定为ERCC1 mRNA低表达的患者,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ERCC1 mRNA低表达患者,每组各20例。每组患者行至少4个周期的含铂的化疗方案治疗,评价两组的化疗反应率、疾病进展时间。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85.0%、11.6个月;对照组的化疗有效率、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30.0%、7.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ERCC1基因表达可作为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含铂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的指标。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前瞻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a)-0003-03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肺癌的发病中占80%~85%,其中有60%~7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为晚期,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目前含铂类的联合化疗方案是治疗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其治疗的有效率仍然不高[1],其原因可能与患者对铂类药物耐药有关,其耐药原因复杂。有研究提示,核苷酸切除修补(nucleotide excisionrepair,NER)途径在铂类耐药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RCC1)作为NER 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DNA链的切割和DNA损伤识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